篩選
  • 精采影音

  • 文化走讀

  • 發行日期

921時任中華電信總經理的呂學錦說:那一場大地震,在凌晨1:47發生。我一個一個打電話,把所有的副總都叫起來,要他們去瞭解,各個地方有什麼樣的災情,陸續回報……. 1999年9月21日的那場大地震,不僅造成許多生命消逝、家園毀壞,電信設備受到史無前例的重創、中部地區通訊大中斷。中華電信第一時間、連夜趕到達災區勘查,為了讓通訊恢復,以及救災工作順利進行,全體動員、傾全力搶修! 這集老時光要帶大家來看~當時921受災地區,中華電信南投地區最重要的市話交換機房兼彙接局(南投營運處中央交換機房),整棟機房建築震到傾斜45cm、牆壁破洞、鋼筋裸露,電信設備完全當機斷訊的狀況下,台中地區可以在隔天一早7點就全部恢復通訊,南投、東勢及草嶺等重災地區,也在最短時間就能通訊,達成不可能的任務。不管是在機房、還是深入災區的電信英雄們,是如何因應搶修、重建通訊系統的呢? 謹以本片 向921電信英雄 致敬 ---精彩回顧--- 921大地震,浩劫重建的電信英雄! 災難時的「打電話」應急辦法? 為了報一聲平安 萬般困難也要克服!

921重建 (PART1)

921時任中華電信總經理的呂學錦說:那一場大地震,在凌晨1:47發生。

彼時的歷史 1961年9月12日,台灣有一個強烈颱風「波密拉」,從花蓮、宜蘭之間登陸,相當驚人的不是直接通過中央山脈,而是因為早期的台北排水系統還未健全,僅100毫米的雨量,卻造成台北、三重、蘆洲、新莊、永和、士林、大直…等地大淹水,積水久久不退;且因當年訊息不發達,民眾疏忽未防備,造成全台153人死亡、140人失蹤、1,874人受傷,房屋全倒12,349間、半倒26,442間、許多漁船翻覆損毀…等空前的慘重傷亡。行政院也因此在災後耗資1,114億元,啟動台北地區防洪整體計畫,之後台北才大幅降低風雨災情。 「波密拉颱風」可說是早期台灣因颱風損毀的電信搶修大考驗~ 台灣,咱的主場 惡水無情,電信有情 經常有民眾或者中華電信非網路體系的同仁們,來信希望我們可以多些電信搶修照片或影片實況,想要身歷其境,但因為電信搶修英雄進到災區都是分秒必爭、跟時間賽跑地復訊及救災,哪可能還有多餘的人力及時間可以跟拍或錄影做記錄。 更何況一甲子前的「波密拉颱風」,是沒有手機、照相機及錄影設備都昂貴稀缺的年代…. 我們到文獻庫房翻箱倒櫃、到處埋頭挖找,耗時2年、比對場景及史料考據,終於找到了存世唯一一張電信英雄災後在蘇澳街頭搶修電話線路的照片,大家實在是很有眼福阿 波密拉過境,宜蘭、羅東、蘇澳受災最慘重 電信線路人員在蘇澳街頭之災後搶修照 (1961年9月13日) 除了上面這張超過一甲子、珍貴無比的波密拉搶修照,我們還挖掘到1962年3月25日台灣省電信工會編印發行的「電信之聲」(民國51年第6卷第6期),有刊登一篇由電信前輩吳中居先生所撰寫的「波密拉颱風搶修記」,還獲得當年電信局舉辦「一段美麗的回憶」徵文佳作,為不失原意,且撰述搶修過程如臨現場,大家可以慢慢欣賞63年前電信前輩的文筆及遣詞用語,原文記載如下: 那是去年九月十一日的傍晚,位臨沿海的大甲鎮,碧綠的藍,慢慢的空被一層浮雲遮蓋著,頃刻間,整個大地終於被籠罩了,黑夜也跟著提早降臨,就在這時,外面的播音器在不斷的播送颱風警報的消息,使人更覺得恐怖、陰沉。 呼—呼—拍拍。波拉密颱風在一夜裏已由中度颱風變為強度而登陸。 「唉!我的棉被濕了,衣服,行李袋—完了」。老T的驚叫聲,劃破了寂靜。全隊人員隨著起來檢點自己的行李,嘆聲四起,屋瓦破漏,靠掛在牆壁上的衣服均已潮濕,看看手錶,五點二刻,風雨正急,便拿起電話機想打聽外面的情形,然而那能打得通?根據以往的經驗,知道情形的嚴重,即刻披上雨衣,不顧一切,騎著單車往電信局跑,想跟工務段有所連繫,然而出乎意外,除了幾家用戶外,全部長途線、市內用戶均已損壞不通,隨即將實況回報C隊長,決定市內擴充工程暫停,全力搶修,因此吃過早飯後,全副武裝,出發搶修。儘管風雨交加,人們躲在被窩裏避風險,有時立身尚且不穩,但職責所在,我們這一批先鋒隊,奮不顧身向前邁進,沿途電桿傾倒,絞線,斷線不計其數,均賴全體人員通力合作與熟練的技術,敏捷的動作,一一搶修,好不容易才把大甲、清水、沙鹿間主要幹線搶修完竣,時已下午一點多鐘,雖然暴風已較平靜,但衣服均已溼透,饑寒交迫,不時在發抖,因此才想起所攜帶的便餐尚未動用呢! 午後,除了小部份人員往大肚、梧棲等支線外,其餘人員均往臺中方向搶修,好在沿海路線均沿公路建設,尚能以卡車代步,得以減少精神疲困,增進工作效率。當與本線搶修隊會師時已下午四時許,因此C隊長便拿起話機與工務段連絡,原以為今天的工作將告結束,在默默地慶幸而祈禱。「……什麼,大安溪飛線全部絞線,好馬上去。」C隊長放下了聽筒,一句不響,命令司機開足馬力,經后里進發,一路上除了引擎聲響外,不知是疲困抑或為心事所困擾,全隊人員均鴉雀無聲,大約有一個鐘頭,終於我們到達大安溪畔,在L君的引導下,我們魚串的攀登山峯,按步踏實,披草而登。雖然個個汗流如注,氣喘不停,然而夜幕即將降臨,我們豈能緩慢,唯有忍受著肌骨的勞苦,奮勇向前。世上哪有走不盡的路,我們終於爬上峯顛H桿處,不稍休息,隨即行動,開始搶修。 「喂,喂,臺中臺中,臺中嗎?」C隊長不斷的喊著。 「苗栗。」接線小姐親切的回答。 「我是搶修隊,我要叫臺中,妳給我搖一下好嗎?」 「……臺中。」 「臺中嗎?」 「嗯。」 「我是搶修隊,請接測量臺。」 「鈴—鈴—喂!臺中臺中,測量臺怎麼啦?」 「……。」 「鈴—鈴—鈴,喂!臺中,臺中,臺中,臺—中呀?」,C隊長有氣無力的喊著。 「鈴—臺中臺中。」我接過電話機繼續喊叫。 「喂,臺中嗎?」 「是。」 「我是搶修隊,現在已經九點多鐘,還在山上,請妳快接測量臺?」 「好好。」 「測量臺嗎?大安溪飛線已全部打通,請妳測試看看。」 「請等一下。」 「好了,多已恢復,辛苦,辛苦。」 今天任務總算已經完成,但是夜幕低垂,暗無星光,又無燈火,未知將如何下山;然而不下去也不是辦法,遂各自收拾工具及材料後,大家平均攜帶,手牽著手,一步步往下滑,只要脚跟能踏地,那怕尋無路……。 「喳—。」 「隊長怎麼啦?」 「不要緊。」 「噢—。」 「老吳小心。」隊長關心的叫著。 「喔!」 真糟,全隊人員只有我們兩人在滑倒。好在相互牽連着,雖然失足,均安然無恙。在同舟共濟,互助合作的情況下,我們終於安全的返還,但已汗流滿身,精疲力盡了。 次晨,眼見主要幹線均已通暢,通話自如,不自覺的微笑,也許這是象徵着第一回合的勝利。我們各自抱着喜悅的心情,背負材料工具,繼續搶修各路支線,以期待迎接第二回勝利的光臨。

波密拉颱風搶修記(1961年09月12日)

1961年波密拉颱風,可說是早期台灣因颱風損毀的電信搶修大考驗~僅100毫米的雨量,卻造成台北地區大淹水

劉銘傳是LINE語法的祖師爺? 今天是劉銘傳的生日(1836年9月7日),在快2百年前出生的這個鬍子很硬、脾氣不太好、但腦子超前衛的大清官—劉銘傳!在擔任台灣巡撫的短短6年(1885 年~1891 年)的,頭3年就創辦了台灣電信3大重要事業(佈建電報線x2、廣設電報局暨機房x14、開學堂培育電報人才x1)(冠軍/獎盃標誌)→請看台灣電信17個南波ONE精采回顧(導連Button-第144-145集)。劉銘傳讓台灣因電信而大升級成為大清國最現代省,也替後來接管台灣的日本有事半功倍的電信建設基礎。 左:劉銘傳紀念電話卡 右:台灣水路電報總局官印 (如果距離夠,圖說就放圖下即可,不用另外分左右) 處女座的劉銘傳,嚴肅又謹慎,在他生日的今天,我們來講些輕鬆趣味的軼事~ ※ 劉銘傳在台灣發的第1通電報,寫了什麼? 這一通可厲害了,是劉銘傳本人親自發的(1888年)。他傳給雞籠(基隆)的官員,只寫了五個字——「你收到了沒?」 是不是很有現代感?完全是LINE語法的祖師爺!😂 ※ 劉銘傳在台灣鋪設電報線慘遭猴子、山豬阻止? 在台灣鋪設電報線的過程可不是輕鬆的喔! 雖然在中國大陸鋪電報線,朝中的老頑固官員們會以「壞風水、吸地氣、毀龍脈、用死人靈傳訊…」這些荒唐理由來百般阻止,「堅持快馬就好,何需電報業務」,還得要李鴻章辦比賽證明馬不停蹄也快不過電報,才讓慈禧太后同意佈建電報線(1881年)→請看跑死3匹赤兔馬精采回顧(導連Button-第56集) 相對在台灣只要劉銘傳說了算!但是你想想,台灣山多、雨多、猴子也多,當時電報線一拉上去,隔天就被猴子扯下來、被山豬拿纜線來磨牙。當時的工人就說:「老爺啊,山裡有妖怪!」,怕得打死都不敢再繼續施工….. 劉銘傳不得已只好從中國大陸調人來,將電報線從台北接到雞籠(基隆)及滬尾(淡水),再拉到新竹–苗栗–彰化–雲林–嘉義–台南(1888年台灣第1條南北縱貫電報陸線),再接到安平–府城(台南)–旗后(高雄)《丁日昌1877年建成的台灣第1條電報陸線》,逼著大家3年內完工了超過1千公里、台灣全島電報大連線的豐功偉業!還接上了福州的電報系統,跟大陸總局通了呢! ※ 劉銘傳到底是有多愛台灣? 電信建設當然很花錢,大清國又捨不得投資邊陲地區、長期被冷落的台灣,所以劉銘傳乾脆自己開源節流,除了課稅、還學川普舉債,再欽點全台一些大廟宇割來改為各地電信分局及機房。 劉銘傳於清光緒14年(1888年)強將「温陵媽廟」改設為郵便局(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 劉銘傳說:「做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豆腐!」,實在最愛台灣的真男人啊! 然而,處於多做多錯、尤其一有突出表現就會被眼紅招忌的官場文化,蜂擁到朝廷誣陷劉銘傳的黑函及攻擊,開始持續不斷….即便在台灣賣命做出電信、鐵路、電力等傲人功績,慈禧太后還是是非不分、選擇聽信黑函流言,劉銘傳持續被高層施壓、最終被迫辭官離開台灣(1891 年),飽受冤屈、黯然回到安徽合肥老家…. 離開台灣約5年後,聽到清朝在甲午戰爭失敗後,竟然把他用盡洪荒之力建設的台灣割讓給日本,深愛著台灣的劉銘傳,氣急攻心、口吐鮮血不止,就病倒去世了(1896年) 如果說沈葆楨是開台文青、劉銘傳就是科技控!他不只是搞鐵路、電報、還建設軍工、教育、郵政……他的腦袋,根本活在100年後! 明清數百年的時光,在台灣建樹最多的人物,除了鄭成功以外,就數劉銘傳,大家可以去台北228公園有劉銘傳半身銅像的涼亭走走,紀念這位台灣鐵路之父、台灣現代化之父、及台灣電信的創辦人!

劉銘傳是LINE語法的祖師爺?

今天是劉銘傳的生日(1836年9月7日),在快2百年前出生的這個鬍子很硬、脾氣不太好、但腦子超前衛的大清官—劉銘傳!

九三軍人節!你有聽過「九三俱樂部」嗎? 50年代電視電話不普及,廣播是台灣人獲取外界資訊及娛樂最重要的管道。在1958年(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後,中國廣播公司(中廣)特別推出了「九三俱樂部」敬軍節目,內容有軍中生活分享、音樂點播、來自大江南北阿兵哥喜歡的相聲、數來寶、鐵板快書等,風靡了無數前方將士及後方聽眾。 尤其在「九三軍人節」當天,一定會邀請電信局參與廣播勞軍,傳達後方對前線的關懷及支持,這是台灣特有的廣播歷史與軍民關係的大時代縮影。 圖為1958年(民國47年),電信婦女工作委員會韋君智主任委員,在中廣進行「廣播勞軍」的老照片。

電信婦女廣播勞軍(九三軍人節)

九三軍人節!你有聽過「九三俱樂部」嗎?50年代電視電話不普及,廣播是台灣人獲取外界資訊及娛樂最重要的管道。

七夕情人節快樂!報差先生

情人節快樂!你有收過「電報情書」嗎?1965-1979年,電報成為台灣人最常用盛行的傳訊工具,圖為「報差先生」騎機車親手送「電報情書」上門給民眾的老照片。

阿里山~電信老時光

退休線路領班蕭金烜說:那時還是天然原始林,人要出來都要搭纜車。 這句話就可以感受到最早阿里山還沒開發時,山上要與外界聯絡的困難。

劉銘傳-電信名人堂(台灣電信創辦人-2)

台灣電信,開始於清末,就是因為劉銘傳,他是台灣電信事業的創辦人。

劉銘傳-電信名人堂(台灣電信創辦人-1)

台灣電信,開始於清末,就是因為劉銘傳,他是台灣電信事業的創辦人。

海纜修復 《電信老時光》

海底電纜也許你聽說過,但你可能從來沒親眼看過~我們能在家裡透過網路與世界連結,海底電纜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海纜人的心內話

網路技術分公司國際網維處海纜傳輸中心黃宏杰主任說:「我覺得就是使命感,一時為海纜人,就終身為海纜人,如果我沒有去做就找不到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