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選
  • 精采影音

  • 文化走讀

  • 發行日期

聽見良心的聲音!

對四、五年級生來說,站在街邊從口袋裡摸出1塊、5塊來投幣打公用電話,是成長的共同記憶。但對三年級生的台灣人,可不是如此!你知道台灣公用電話一開始是用什麼方式收費嗎?

比黃金還要貴的電話機?

67年前的今天,台北市宣布於1956年5月16日開放申請市內電話共1,200支門號的前一天,民眾爭先恐後地在中山北路電信分局簇擁領取申請表的畫面,光領1張申請書就要排隊2小時,連申請書都有黃牛在兜售。

新兵還是老兵,先打電話給媽媽?

「阿母,我阿榮啦!妳寄來ㄟ鐵牛運功散我已經收到啊~」這幾句昔日紅遍大街小巷、播了二十幾年的電視廣告台詞,既熟悉又回味。除了運功散,您知道新兵還是老兵,誰會先打電話給媽媽?誰又會先打給女朋友呢?

創刊一周年慶~網站重磅登場!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也是熱血電信魂創刊的一周年,在這個屬於勞工辛勤工作的價值被看見也被珍惜的紀念日,2022年5月1日「熱血電信魂」創刊以來,每週發行一集的電信故事,完整地刊載於此。

收紙鈔的公共電話?

最早期的公用電話是收紙鈔的,1947年4月,台灣郵電管理局指定台北、台中、台南、嘉義、花蓮、高雄等6個電信局營業處所,以普通電話機作為公用電話,稱為「局營公用電話」。

超過60個月薪水的裝機費?

1950年當時想在家裡裝一支電話要花11,523元,等於台灣一般小老百姓超過60個月的薪水!想裝電話,要抽籤,幸運抽中後得先付錢,電信局才能有錢去採購設備、才開始進行基礎建設,所以完工平均要等上1~2年,才會到府裝機。

電信局徽的設計意涵深遠?

代表電信局的標誌(LOGO),通稱「電信局徽」。色系採用象徵「太空」的藍底白字或白底藍字,圓圈內是我國古體字,又像是英文字的「ELE」,其意深遠,誠具巧思。

郵電分家的國營電信篇章

台灣的郵政電信事業始於日治時期,稱為「郵便電信局」,共同辦理郵政與電信業務;因應戰後復甦的台灣郵政及電信業務日益繁雜,才於1949年4月1日改制,分別成立「台灣郵政局」及「電信管理局」,自此郵電正式分家!

心內的平安,也是靠「電話」來化解?

國民政府遷台後,1949年5月16日成立台北國際支台,最先只有開放台灣到香港的無線國際電話,但是對龍應台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中所描述在國共內戰,經香港大撤退來台的那一代人來說,已經是非常有感的。

古董電話~活起來啦!

中華電信2023數位轉型,領先前行 ~我們成功用最新的「 5G Web AR 」技術,終於 讓塵封超過一甲子的50年代「鐵殼磁石手搖電話機」像「寶可夢」~360度3D奇幻旋轉起來啦 ! 媽的平行宇宙霧煞煞,快來體驗 「電信國寶擴增實境」 ~卡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