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鍵式電話」「BB Call」「公用電話亭」相遇,數字不再只是數字,而是5201314!今天的電信百科帶你來看1990年代,一場無聲卻浪漫至極的告白,用電信譜出「我愛你一生一世」的黃金情歌~

開啟數字傳情的電話機?
A、按鍵式電話機(BB Call)
在台灣電話機演進史中,從撥盤式電話「喀拉、喀拉」的機械回轉聲,到按鍵式電話「嘟、嘟、嘟」的電子複頻音,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響,不僅標誌著通訊技術的演進,更是兩個跨時代的重要交接里程碑。
「撥盤式電話」的厚重與穩固,象徵著一個由電信總局專營、秩序井然的年代        
    「按鍵式電話」的輕巧與便捷,則預示著台灣社會在經濟起飛、政治鬆綁後,所迎來的自由與個人化浪潮。
☝️「按鍵式電話」的出現,與台灣政經的重大變革同步發生
在世界電信事業自由化的潮流下,台灣電信總局於1987年允許用戶可以自備電話機,這項放寬政策的頒布,正逢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這並非偶然,按鍵式電話機的技術設計簡化,降低了生產門檻,使得民間廠商得以投入生產(如台灣通信公司、東亞通信公司等),替電信事業從政府專營走向市場開放創造了條件。這段歷史展示了台灣從「威權」走向「自由」的縮影:電話機從「國家專賣品」轉為「市場消費品」,反映了台灣社會、政治與經濟的全面性鬆綁。
☝️「按鍵式電話」的出現,與台灣社會民情、文化流行緊密交織
在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因為「按鍵式電話」的撥號速度快、不容易撥錯、操作簡單,所以電話機技術及社會文化,共同塑造了一個台灣獨特的人文通訊風景:「按鍵式(公用)電話」與「BB Call」
1976年「BB Call」在台灣問世,正式名稱為「無線電叫人業務」,台灣人俗稱「扣機」,跟現在的手機一樣「機不離身」,只是當時BB Call流行配戴在腰間皮帶上。
 
由於BB Call只能單向傳訊,使用者在收到呼叫後,必須立刻找到一部電話回電,1987年,撥號方便的「按鍵式電話」問世後,隨即引發「BB Call」使用熱潮,更直接催生了公用電話業務的黃金時代!1995年「BB Call」的營收破百億元,直接帶動「按鍵式(公用)電話」年營收飆漲到70多億元,直到1997年,台灣的公用電話密度更達到每千人5.61具,位居全世界第2名,人們在公用電話亭前排隊「回扣機」的景象成為台灣街頭日常~

這是一個典型的「科技補足」而非「科技取代」的案例,揭示了在行動電話尚未普及的「空白期」,「按鍵式電話」與「BB Call」共同滿足了人們對移動通訊的需求,形成了互補共榮的台灣通訊生態圈
有趣的是~1990年代的台灣年輕人也發明了一套獨特的【數字密碼】來傳情達意,用數字的諧音或約定俗成的含義,成為一個世代心領神會的私密訊息。這種文化是在電信技術限制下的創意產物,既是當時年輕人獨有的浪漫暗語,也體現了那個時代人際交流的含蓄與不確定性,每一次收到一串數字,都伴隨著猜解的興奮與期待~與現代社群軟體即時、透明的交流方式截然不同。這段台灣電信史也看見了技術對人際關係的影響:當技術受限時,人們反而必須投入更多的情感、智慧與時間去解讀信息,從而讓每一次的交流都顯得彌足珍貴
「按鍵式電話」與「BB Call」在1990年代譜出的【數字密碼】:
1314520
一生一世我愛你
3854335
三不五時想想我
5649335
無聊時就想想我
5366
我想聊聊
4457
速速回機
5408
我是你爸
709
去喝酒
520
我愛你
530
我想你

開啟數字傳情的黃金年代,除了「按鍵式電話」、「BB Call」,特別還有【公共用話亭】,也成為承載時代情感的重要符號。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主角在公用電話亭接起電話時,情感壓抑不住地崩潰,【公共用電話亭】成為該片最經典的場景,它提供了一個「半開放式」的私密空間,既是公共場所的一部分,又隔絕了喧囂,成為情感爆發的理想舞台。【公共用電話亭】象徵著台灣在1987年解嚴後,在仍然保守的社會氛圍,個人情感的壓抑與尋求出路的掙扎,承載了台灣那個時代人特有的孤獨、期待與壓抑,他們與「按鍵式電話」、「BB Call」共同塑造出的文化符號,證明了舊有技術在被淘汰後,依然能在台灣人的記憶中獲得永恆的生命。
透過每一代電話機的技術革新,都可以看見台灣社會角色變遷與文化符號塑造的歷程,一部台灣電信史,就等於是一部台灣史縮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0年–按鍵式電話機
特色:
此按鍵式電話為美國Automatic Electric公司1980年代之產品。造型簡潔美觀,底部有旋鈕可調整音量。適合一般住家、機關行號使用。
以高、低頻信號組成 0至9的數字,按壓數字按鍵,電話機即送出對應數字之雙音複頻信號,送到機房的交換機,交換機再識別轉成對應電話號碼,找到要撥叫用戶的收容位置後,振鈴對方話機,當對方提起話筒即接通。

1987年–按鍵式公用電話機(102B型)、公用電話亭

特色:
102B型是用「撥盤式公用電話機」改裝成「按鍵複頻式公用電話機」,按鍵包括數字0~9及*、#等12顆鍵碼,每一鍵碼由一高頻信號(1209Hz、1336Hz、1477Hz)與一低頻信號(697Hz、770Hz、852Hz、941Hz)組成雙音複頻信號。
可打市內電話及短程長途電話,先投幣後透過按鍵將對應之雙音複頻信號,經雙絞線路送至交換機識別,即建立通話路徑。
具有選擇錢幣的功能,適用於新台幣一元硬幣,依錢幣大小、重量及材質,以機械動作進行篩選。其用於放置錢箱之下機門鎖具特殊結構,錢箱抽離機身後,入幣口即自動關閉,須拆除箱蓋鉛封後才能從錢箱內部開啟,具智慧防盜、防弊功能。

台灣電信發展史,不是冰冷生硬的技術,而是鑲嵌在每個庶民生活中的溫暖印記過去是智慧、現在是舞台、未來是傳奇~更多刻劃台灣不懈的百年追求,就在電信國寶守護人

類別:BB Call、撥盤式電話、公用電話亭 | 作者:中華電信 潘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