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國寶守護人|熱血電信魂
Search
俠者之道,就是武術精神。俠之大者,為國為名,無論您是電信領導人、還是默默努力的基層電信人,只要您是自己崗位上的俠客,對台灣電信貢獻心力、做出有意義的事,就是【電信國寶守護人】之《電信名人堂》及《電信職魂》的主角­-台灣電信名人!
以人為經、以故事為緯,歡迎來電~暢談您的電信工作信念及行動,讓我們紀錄下來、世代傳誦。

台灣電信創辦人 2  
台灣電信,開始於清末,就是因為劉銘傳,他是台灣電信事業的創辦人。
電信是城市發展的核心關鍵力量,接續上集提到台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在位頭3年就創辦完成「台灣電信17個第1(南波ONE)」,有了電信才能快速推進台灣現代化,讓台灣成為全大清最科技先進的模範省,也成為後續日本接管台灣的電信建設藍本。
台灣第1條台澎海纜:1887年,台北滬尾–福州川石山、台南安平–澎湖馬宮港,全長約98公里的海纜,是台灣連結上世界舞台的開始!
台灣第1條南北縱貫電報陸線:1888年,滬尾(淡水)–台北–雞籠(基隆)、台北–新竹–苗栗–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全長約460公里,開展出台灣全島連線的電報網絡,再與丁日昌1877年建成的台灣第1條電報陸線相銜接(安平–台南–高雄)。1888年,實現了台灣各大城市與世界接軌的里程碑!
台灣14個電信據點:初始目的為向大清通報台灣的軍情及民生治安,續開放民用及商務電報,各地電報分局還首創了24小時營業,滿足了各國洋行買辦通訊需求,改變台灣各地商行買賣模式及效率,帶動台灣經濟與國際貿易的蓬勃發展。
台灣第1所電報學堂:1888年在台北大稻埕開辦,也是台灣第1所官方技術學校,專攻電報技術,為培養台灣電信專才的開始。
大清佈放海陸纜只能靠大量人力,然工程浩大的台北經淡水過海到福州的海底電報線,在劉銘傳督促下,短短兩個月內就完工了!以各國老外都感到不可思議的洋務建設速度,積極推動台灣現代化。
當時日本駐福建領事到台灣考察,盛讚台北市容:「與當時的東京或上海的租借地一樣整齊乾淨,是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之一。」。
然而,官場浮沉、煙雨江湖~1891年,受到朝內反對洋務科技的保守人士批評,劉銘傳被辭去台灣巡撫職位;4年後,得知台灣被清廷割讓給日本,深深愛著台灣的劉銘傳,在日軍佔台後的第2個月,含恨鬱死在老家安徽合肥。
【台灣的電信,從台南開始】安平是台灣開始瞭望世界的港口,除了1865年開始的海關、洋行及商行,1877年台灣及大清的第一條電報陸線(二鯤鯓)、1877年台灣第一間電報局(億載金城)、1886年安平電報局、1887年台灣第一條台澎海纜(安平海口)、1887年台灣第一間海纜機房(安平海口)、1888年台灣第一條南北縱貫電報路線(二鯤鯓)…...想來親眼目睹最多【台灣電信南波ONE】
回顧,是為了前瞻。
本主題應新進年輕人來信期盼~想認識對台灣百年電信有重要貢獻之關鍵人物,以學習他們如何在不同時空背景、面臨不同挑戰時,前瞻開拓、果斷決策,領導台灣電信走向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就在電信名人堂!

類別:電信名人、清代電信歷史、偉人故事 | 作者:中華電信 潘儀青

回到目錄
  • YouTube
  • 電信博物館
  • 創刊號/關於我們
  • 隱私權保護政策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